/
潞安大鼓
这是描述信息

潞安大鼓

  • 分类:无分类内容
  • 发布时间:2019-11-04 00:00:00
  • 访问量:0
概要:
概要:
详情

1

  “潞安大鼓”又称“潞安老调”、“潞安板腔”、“潞安鼓书”,因流行于古潞安府(今长治)一带而得名。

  潞安大鼓在清乾隆年间基本成形,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经过数代艺人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如今的潞安大鼓板式丰富、旋律优美动听、韵味独特,已成为本省和中国北方地区的主要曲种之一。

1

  清乾隆三年(1738年)驰名于上党一带的大鼓艺人路占元、董祥五,召集了潞安府八县133名艺人,成立了“盲子队”。

  后易名“三皇总会”,路占元和董祥五分别为正副会长(也称掌教),各县下设七个分会。

  1944年太行行署文教处由王子德在武乡蟠龙镇秦家堙召集了武乡、长治、襄垣、左权、榆社五县曲艺界艺人会议,成立了“太行联专曲艺联合会”。

1

  解放后,长治、武乡、襄垣、沁县四县在武乡成立了“盲人爱国联合委员会”。

  1946年会址由襄垣迁往长治。同年,长治县县长侯国英宣布成立了“长治县盲人鼓词宣传队”(简称“盲宣队)。

  除主唱潞安大鼓外还兼唱襄垣大鼓“八角鼓”和河北省传来的曲艺形式“钢调”。

  因“八角调”要配月琴,演唱时,一人持八角鼓,以手撞击之,鼓后附一小木鱼,以拇指戴一木套敲之,并有动作表演。盲人操之多有不便,所以“八角鼓”和“钢调”流传范围不广。

  1957年阳泉市文化馆周淑凤在省文化艺术干部学校(现省艺术职业学院前身)向刘炳苓学习了《拙老婆》、《打尿床》等书目后,回阳泉演唱,受到了欢迎。

1

  1959年,长治县又招收了十余名明眼男女学员,从此,潞安大鼓有了自己的女演员,结束了以盲人为主唱的历史。

  潞安大鼓是在吸取当地梆子腔、落子腔、民间音乐等素材之精华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演唱形式。

  最初在乾隆年间,是在当地戏曲、民间小调的基础上,哼成的一种似唱似说的上下句干板腔,用钢板和平鼓击节,形成了节奏紧凑,说唱刚劲、稳健的风格。之后,大鼓加上了三弦伴奏,钢板改用挎板,创造了起板和简单的节奏。

1

  民国时期创造出了花板、悲板等板式,形成了板腔体结构曲种。后来,演唱形式和乐器伴奏又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艺人师爱玉对流水等板式进行了改革,创造出适合女演员演唱的具有各种行当的优美动听的唱腔。

  1965年,由王长胜、师爱玉等提出潞安大鼓过门太短,不便于演唱时感情的转换和动作发挥,因此,便延长了过门,变成了唱一句拉一句的格式。

  同时潞安大鼓又吸收了上党梆子、落子、豫剧、黄梅戏、眉户以及民歌小调等唱腔曲牌参于其中,使唱腔旋律日渐丰富起来,并赢得了听众的认可。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文艺工作者在继承老艺人多年结晶的基础上,对潞安大鼓的传统唱腔再次进行了改革,并借助电子琴等现代乐器烘托气氛。这更加丰富了潞安大鼓板式,使其旋律更优美,韵味儿更独特。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潞安大鼓在几十年间,经过数代艺人的共同努力,如今已经成为为当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娱乐形式。

  上党各县、区不少村镇,每逢庙会或庆典节日,不是唱戏,便是说书,有的村除唱戏外还要邀一班或几班曲艺队演唱,有的村平时,或街道、或传钱(大伙集资)、或私人庆满月、祝寿等活动,也要请曲艺队助兴,一唱便是三四天,甚至更多。

  2006年5月20日,潞安大鼓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维码
这是描述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方正清刻本悦宋简体字体由方正电子免费公益授权

© 1999-2020 页面版权归洛阳师范学院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