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坠子
- 分类:无分类内容
- 发布时间:2019-11-04 00:00:00
- 访问量:0
河南坠子:汇聚百家,温故纳新
在华夏大地民间传唱的诸多曲艺当中,河南坠子成型的时间算是比较晚的,但传唱范围却十分广泛。
它源于河南,由流行在河南和皖北的曲艺道情、莺歌柳、三弦书等结合形成的传统曲艺形式。约有一百多年历史。流行于河南、山东、安徽、天津、北京等地。因主要伴奏乐器为“坠子弦”(今称坠胡)、用河南语音演唱,故称之为河南坠子。
河南坠子真正成型的时间比较晚。
大约在清末时期,流行于河南的道情与莺歌柳一人逐渐合流,两者在音乐唱腔上相互融合,同时又有融合和改进,莺歌柳的伴奏乐器小鼓三弦被改制成了坠子弦,也就是今天的坠胡。
伴奏的弹拨乐器成了弓弦乐器,旋律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点又促成了唱腔、唱法上的革新。
大约在1900年左右,新的唱腔和音乐结构正式形成,这标志这河南坠子的正式形成。
河南坠子的形成,具有新鲜活泼的特色,在形成的过程当中,吸引了不少三弦书和山东大鼓艺人,使河南坠子的演唱曲目大增加量,同时又丰富了演唱技巧,促使这一新兴曲种日益成熟。
并且,随着这些外地艺人的加入,河南坠子也迅速流传到邻近的山东、安徽。
民国初年传入北京,20世纪20年代传入天津、上海、沈阳,30年代传入兰州、西安,40年代传入武汉、重庆,香港等地,成为中国流行最广的曲艺形式之一。
辛亥革命后,随着男女平等思想的不断深入人心,河南坠子表演开始出现了女性艺人。
已知最早的一批女艺人为从开封相国寺出道登场的张三妮和尹凤宝等。
她们的出现及家班的形成,使得河南坠子的表演在通常的自拉自唱之外又出现了男拉女唱或男女对唱的方式。
1913年,河南坠子出现了第一位女演员张三妞,随后又出现了乔清秀、程玉兰、董桂枝三位名家。
女演员的出现,促使河南坠子扩展了唱腔的音域,改革和丰富了唱腔的旋律,伴奏技巧也有所提高。不久河南坠子即传入京津等大城市,影响也随之不断扩大。
20世纪30年代末期,在河南的南乐、大名和清丰一带享名的乔利元和乔清秀夫妇应邀赴天津演出,董桂枝、程玉兰等名演员随后而至。
因河南坠子本身的特点,以及诸位名家的传唱技艺,河南坠子很快在京津地区扎稳脚跟,并且形成了诸多流派。
在河南本地,当时比较著名的艺人有擅演"风情书"的赵言祥、擅演《三国》段子的张治坤、号称商丘"四大名演"之一的李凤鸣等,女艺人则有以表演细腻见长的刘明枝、以表演妩媚著称的刘桂枝和以表演豪放夺人的刘宗琴,三人同时以擅演长篇大书著名,时人称为"郑州三刘"。
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河南坠子相继传入上海、沈阳、西安、兰州、武汉、重庆和香港等地,成为中国流行最广的曲艺形式之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河南坠子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到了20世纪末,与大多数曲艺一样,河南坠子的发展也遭遇到了重大的困难。
一方面,受新兴文化娱乐方式的冲击,坠子的听众市场急剧减小,演出场次锐减;
另一方面,老一辈的艺人年迈或者相继离世,而现在愿意学这个的年轻人不是很多,河南坠子陷入了青黄不接的窘境。
2006年5月20号,河南坠子由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河南坠子得以进一步的发展。
从酝酿到形成,河南坠子一直在民间流传,保持着朴素的乡土风味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河南坠子吸收和继承了琴书、道情三弦书、山东大鼓等曲种的大量优秀曲目,有长篇、中篇、短篇200余种,保存了不少流传悠久的艺术精品,如《借髢髢》、《偷石榴》、《王庆卖艺》、《梁祝下山》等。
五四运动以后,以及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编唱了不少具有进步思想内容和鼓舞群众斗争意志的作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整理传统优秀节目、编写反映现实生活的新作,改革音乐、表演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河南坠子常演的节目有《偷石榴》、《小姑贤》、《三打四劝》、《王麻休妻》等“段儿书”和移植自道情说唱的《回龙传》、《响马传》、《五虎平西》、《狸猫换太子》等“长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