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
亭
大
鼓
乐亭大鼓发源于乐亭县,靡声于京、津、冀东及东北三省广大地区,是中国北方地区较有代表性的传统曲艺鼓书暨鼓曲形式。
曾与评戏、唐山皮影并称"冀东民间艺术的三朵花"。
乐亭大鼓的产生,是在继承古代多种传统说唱艺术的基础上,经过长期演唱实践逐步发展和成熟起来的。
据记载,乐亭大鼓的成熟应在明代中晚期,是吸取乐亭民谣的精华的基础上发展和成熟起来的。
说书场
清代初期,乐亭城内凡自娱好乐之人爱唱“清平歌”,乡间也流行散曲类小调。后来以三弦配奏“清平歌”,遂悦耳动听,较之旧曲大不相同,于是齐呼之为“乐亭腔”。
之后,在伴奏上增添了鼓、板;在演唱形式上,改“唱而不说”为“唱而兼说”。约在清嘉庆五年,乐亭腔进而形成“乐亭大鼓”。
道光三十年,大鼓艺人温荣将木板改为两片铁制简板,称“梨花板”(犁铧板之谐音),因起初梨花板是截取农具犁铧之尖磨制而成,形如半月,夹于指缝间,敲起来叮叮铃铃,或哑、或放、或单、或双,加花变奏,意境轻快。
艺人皆效而用之,故流行开来。温荣遂得“温铁板”之称。
说书场
后学弟子纷纷拜其为师,温荣遂将原来流派繁杂之众多艺人一统门下。
并建宗谱称.“清门”,其艺人称“清音弟子”,分十代:即玉、月、德、来、学、文、智、华飞开,从而乐亭只有清门一家。
一次,乐亭县皇粮庄头崔佑文去京进奉,带温荣与皇上献艺,大被赏识,封予“顶子”,并钦定为“乐亭大鼓”。
唱腔和曲调吸取于皮影、京剧、和其他曲种中之优美唱腔,形成固定腔调——“九腔十八调”。
在说唱节奏上创出:慢、慢流水、紧流水、快、散、红、黑飞内、起飞落、收、留、转、数等十四种板式和三字句、五字句飞六字句、七字句飞八字句、十字句乃至几十字之变格句式。
清嘉庆年间,乐亭大鼓始流传于滦县,昌黎,进而迁安、水平(卢龙)、榆关一带。随着乐亭人去东北经营者日益增多,乐亭大鼓也传向东北。
说书场
光绪四年,奉天小东门外之“老君堂江湖行祖师碑”上已有乐亭大鼓艺人杨长久之名;温荣弟子陈丰盛首闯东北,光绪十七年病逝于黑龙江省双城县。
民国六年,艺人胡少兰于唐山开辟鼓乐大鼓演出场地,进而扩向汉沽,后来又挤入津、京。
民国中期,乐亭大鼓形成两大派:东路派,以韩香圃为代表。西路派,以靳文然为代表。
说书场
乐亭大鼓的唱腔十分丰富,要求字正、腔圆、韵足、味浓,气氛真实、色彩鲜明、气口得当、鼓板合宜。乐亭大鼓的唱腔,自成体系,独具一格。
固定的唱腔是九腔十八调,有的抒情,有的激昂,有的悲沉,有的诙谐,用这些唱腔来表现不同的场景、意境、情感和情绪。
九腔十八调的主要唱腔有四大口、八大句、四平、切口、双板、紧流水、慢流水、中流水、背牌子、凄凉调、撤单程、慢起程、昆曲尾子、蚂咋蹬脚等。
演员在演唱中,根据剧情变化灵活运用这些唱腔,而且大口一般都运用在鼓句上。唱腔优美、丰富是乐亭大鼓的一大特点。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乐亭大鼓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3Zd1Eac4yavbA7a9E7TdBQ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