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快书 :高元钧
- 分类:曲坛旧事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9-12-18 11:04
- 访问量:
【概要描述】高元钧(1916一1993),原名高金山,河南省宁陵县张弓乡西四里和庄人。山东快书艺人、“高派”山东快书、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
山东快书 :高元钧
【概要描述】高元钧(1916一1993),原名高金山,河南省宁陵县张弓乡西四里和庄人。山东快书艺人、“高派”山东快书、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
- 分类:曲坛旧事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9-12-18 11:04
- 访问量:
高元钧(1916一1993),原名高金山,河南省宁陵县张弓乡西四里和庄人。山东快书艺人、“高派”山东快书、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
高元钧幼年时期家里很穷,7岁即跟随双目失明的四哥背井离乡,卖唱乞讨,度过了苦难的童年。之后,年仅11岁的高元钧与四哥来到了南京,依靠四哥“撂地”的微薄收入勉强糊口。适逢戚永立在南京演出,几经周折,从戚永立处学会了一些“武老二”唱段。戚永立那时候已经享誉盛名,人称“镇三江”、“独行千里一只虎”,无论是艺术造诣还是江湖名望都很高。高元钧虽然从戚永立那里学到了一些唱段,但并没能够顺利拜师。之后,高元钧又在走码头卖艺过程中,得到同路的大师兄郭元顺的指导,艺术上逐步完善。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郭元顺对于高元钧的人品、天赋也都很欣赏,于是代师收徒,让高元钧拜在了自己师父戚永立门下。自此,高元钧才正式成为戚门弟子。1930年,在南京怡和堂露天杂耍园子,高元钧正式拜戚永立为师,之后得到了戚老先生的倾囊传授。十多年后戚老先生病逝前留下遗嘱给徒弟们,说“武老二”这个行当,只有高元钧能接,其他人不得随意收徒。
早年高元钧跟着四哥乞讨卖唱时,演唱的是武坠子,后来在南京拜戚永立为师才开始学演山东快书。山东快书早期俗称“武老二”、“说武老二的”或“说大个子的”。因为早期艺人主要说唱《水浒》里的英雄人物武松的故事,且武松作为古代的打虎英雄,不仅气力大,武艺高而且身材魁伟,体格高大,因此有了这些个叫法。
在20世纪40年代末期,在上海电台演播并出版唱片,便依表演所采用的方言及当时主要的流行地而定名“山东快书”。山东快书在流传中形成了两个主要艺术流派,一派的代表性传人为山东省济南的杨立德,称“杨派”;另一派即为在北京的部队从事艺术工作的高元钧,称“高派”。在全国范围内流传的山东快书,绝大多数演员都宗法“高派。”1951年,高元钧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次年,跟随中国人民第一届赴朝慰问团去往朝鲜前线演出。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解放军总政文工团和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当演员和艺术指导,曾当选为中国文联委员,被中国艺术研究院聘为特邀研究员。创作演出之外,高元钧还与人合作编著的《表演山东快书的经验》、《山东快书艺术浅论》、《快板快书研究》等传世之作,填补了山东快书理论上的空白。著有《山东快书漫谈》、《我和山东快书》等。其编演的节目曲本,也以《高元钧山东快书选》的书名出版。
高元钧的山东快书表演憨中见巧,刚柔相济,张弛有致,举重若轻,轻松风趣中透着隽永与灵气。由于山东快书的语言富于乡土气息,从而使其表演也含着质朴与亲切。他培育了200多名有一定成就的山东快书演员和作家,使50年代初由他定名的山东快书迅速推向全国。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